中国后生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夏瑾)在第八个“世界特应性皮炎日”行将到来之际,9月12日,特应性皮炎科普沙龙暨《特应性皮炎365问》新书共享会在京举办。
据先容,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瘙痒、干燥、皮损为主要发达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也被称为皮肤科“一号疾病”。因其反复发作、难以根治且易团结多种共病,患者常承受躯体和精神双重压力,其家庭也濒临千里重背负。连年来,我国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不休飞腾,已有约7000万患者,触及各年纪段。
“孩子湿疹很闲居”“长大了就会好”——面对孩子反复皮损、出疹和执续瘙痒,不少家长会有这么的流露误区。行为现场,一位患者共享说,“我从小起疹子,一直被作为湿疹调节,直到13岁才被确诊为特应性皮炎。尽管圮绝地适度住了症状,但18岁后病情复发且加重,全身暴发了严重的皮损。”
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崔勇西宾先容,“湿疹”是对一类皮肤发达的形态学容貌,并非精准的医学会诊。医学界已明确特应性皮炎属于2型炎症性疾病,除了皮肤症状,许多患者还伴发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2型炎症联系共病。尽管特应性皮炎当今尚不成被通盘根治,但是通过恒久圭表调节和科学责罚,可有用适度疾病、减少复发,匡助患者得回这场“执久战”。
刻下或然入秋季节,天气转凉,空气干燥,花粉及尘螨等过敏原增加,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,特应性皮炎患者尤其需加强防守、圭表调节。但是,不少公众和患者仍存在“特应性皮炎不是病”“忍忍就好了”等流露误区,或因误信空虚信息而迟滞调节,导致病情复发与加重。
崔勇共享说,他经常遭遇一些患者,愿意铺张数小时在集结自行“钻研”,也不肯到正规病院就医。事实上,互联网上的疾病科普本体良莠不皆,不少信息清寒科学依据,却很容易阻拦公众和患者的判断。因此,通过泰斗群众进行科普,向公众传递正确的疾病知识显得尤为进攻。
据先容,由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出书的《特应性皮炎365问》,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开展科普职责的强劲举措之一。该书由寰宇109位皮肤科群众共同编写,系统梳理了365个来自竟然患者的高频问题,涵盖疾病知识、调节战略、督察学问、花式复旧等多个维度,用阳春白雪的讲话恢复特应性皮炎患者在调节和活命中的竟然困惑,让患者“看得懂、用得上”。
本次行为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赛诺菲会聚举办。
开始:中国后生报客户端kaiyun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