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化报记者 秦 毅 文/图
推开大红门,秧歌来迎客,进村看“村晚”,乐游上王村……1月17日下昼,一场集锣饱读秧歌俗例献艺、好意思食物鉴、特质市场、写对子送“福”字即是一体的乡村新春文化盛宴,以“村晚”与“村游”相结合的形势,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谈上王村精彩呈现。
长安“村晚”场景之一
位于秦岭清华山下的上王村,凭借毗邻秦岭野纯真物园、翠微宫等景点的区位上风,是西安最早开办农家乐、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之一,其特质实惠的农家宴一直是该村的拳头居品。
本日中午记者赶到时,村里已东谈主头攒动、烦嚣超卓。长达百余米的长桌宴行将开席,责任主谈主员忙着摆放碗筷;各色长安好物及剪纸、拓印、吹糖东谈主等非遗武艺展示,摆摊设点……
秧歌队里的“牙婆”最惹眼。“牙婆”的献艺者“长安喜哥”告诉记者,这次参与献艺的锣饱读秧歌队员多达200余东谈主,相聚了邻近村镇七八支戎行的主力。“扭起秧歌迎新春,喜气洋洋每一天。”“长安喜哥”说,要与大伙一直“扭”到元宵节。
当六合午两点半,红色的“村门”被推开,扑面而来的是招待“回村家东谈主”的喧天锣饱读、喜庆秧歌。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、中国文化馆协会主理,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、西安市长安区委、西安市长安区东谈主民政府、陕西省文化馆共同经办的“山水长安 唐诗故里”寰球冬季“村晚”示范展示举止厚爱开启。
市民、旅客边走边瞧、边看边品,穿梭于各个展示区域。本次“村晚”引入行进式、千里浸式体验模式,“村晚”文艺节方针呈现,与锣饱读秧歌献艺、“长安有戏”文化惠民献艺,以及长安农家乐好意思食物鉴、长安好物展、迎新春窗花展等的会通,全看法呈现乡村文化的特有魔力。
在好意思食长桌宴区域,丰盛的大除夜饭“排队”给与品味。上王村的广大农家乐计算者也端出锅气浓郁的臊子面、麻辣鱼、葫芦鸡、冻冻肉等,请市民、旅客在唇齿留香间感受炊火长安的温度。“上‘村晚’,品大除夜饭,吃的是团圆幸福,品的是年味儿挂念。”市民孙宁说,“曩昔是看‘村晚’,咫尺是游‘村晚’,这么的举止太有特质啦!”
除好意思食外,“村晚+”端上的还有“文化游园会”。市民、旅客驻足于字画艺术家的桌案前,领取饱含新春道贺的对子和“福”字;不雅赏并选购长安好物,感悟长安区的俗例风情和传统工艺;迎新春窗花展不但展出了30余幅窗花作品,而况备足了剪纸器具和材料,让体验者把我方的作品带回家。
本日的上王村,张灯结彩,处处皆是舞台。从四面八方积聚而来的东谈主流,在两只舞狮的辅导下,乐享“村游”之旅。除戏曲碗碗腔《桃园借水》在大戏台处、相声《接待来长安》在农家乐小院里等待戎行外,街舞《醒狮闹春》、杂技《汉唐散乐》、魔术《华山戏法》、音乐《长安圆舞曲》以及歌曲《常来长安》等节目均沿街摆摊设点,共同勾画出一幅流动的新春文化盛景。
“这次‘村晚’在呈现款式上对持农趣农味,以‘公共演、公共看、公共乐’为基调,通过跳舞、歌曲、戏曲、小品、器乐、非遗展演等节目形势,抒写乡村发展故事、预测乡村振兴图景、演绎公共身边平日、唱出匹夫幸福心声。”看成本次举止的组织履行方之一,西安市公共艺术馆馆长白利群说。
“在‘春节——中国东谈主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履行’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谈主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之际,咱们借助‘村晚+’这一农文旅会通平台,为坚决公共献上独具特质的文旅大餐,营造欢欢娱喜过大年的热烈氛围。”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关联负责东谈主暗示,办“村晚”、看“村晚”是如今的新年俗,亦然鼓吹乡村旅游的特质载体。西安将把“村晚”看成旺盛群文开发的有劲持手开云官方,进一步加强农文旅会通发展,辛劳把新时期乡村振兴之歌越唱越响亮。